新加坡消失中的方言:潮州话、福建话、广东话

新加坡消失中的方言:潮州话、福建话、广东话

曾经是日常对话的主流,现如今,新加坡的方言正面临消失的边缘。

毕竟,在我们拥有非常实用的英语和普通话的情况下,谁还需要潮州话、福建话或广东话呢?根据最新的政府调查,不到10%的新加坡年轻人在家里讲中文方言,与过去几代人相比大幅下降。随着标准化普通话的兴起和英语的便利,方言的消失速度比地铁隧道里的Wi-Fi信号还要快。但除了怀旧,这些方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厚的身份认同感,而这些是课本无法复制的。值得庆幸的是,像方言课程、数字资源甚至社交媒体网红这样的举措正在努力让这些语言宝藏得以延续——所以,如果你曾想以最地道的方式打动你的祖父母或与小贩中心的阿姨们交流,现在正是机会。

什么是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地区性或社会性变体,受到历史、地理和文化的影响,通常具有独特的发音、词汇和语法。与标准语言不同,方言在社区内有机地演变,反映了几代人的传统、身份和遗产。在如今全球化和数字化沟通的时代,许多方言面临着消失的风险,因为主流语言占据了日常对话、教育和媒体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翻译、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和文化保护运动的兴起,人们对复兴濒危方言的兴趣也在重新燃起。随着对“语言多样性”、“文化遗产语言”和“多语学习”等词汇的搜索趋势增长,显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在方言完全消失之前保护它们的重要性。

新加坡有哪些方言?

  • 福建话 (Hokkien) – 福建话是一种源自中国福建的闽南方言,历史上曾是新加坡使用最广泛的中文方言,尤其在早期的华人移民中非常流行。
  • 广东话 (Cantonese) – 来自广东和香港,广东话曾是新加坡华人社区中常用的方言,尤其在商业和娱乐圈中有广泛的使用。
  • 潮州话 (Teochew) – 另一种闽南方言,潮州话源自广东的潮汕地区,曾是许多早期华人定居者的主要方言。
  • 客家话 (Hakka) – 源自中国的客家话通常由客家社区使用,该社区以其坚韧和迁徙历史著称。
  • 海南话 (Hainanese) – 海南话来自海南岛,曾在海南移民中广泛使用,特别是在新加坡的食品和饮料行业(比如海南鸡饭摊)。
  • 马来方言 (Malay Dialects) – 虽然标准马来语是新加坡的国家语言,但像爪哇语和峇峇语(巴维语)等地区性马来方言仍然在一些马来族群体中被使用。
  • 印度方言 (Indian Dialects) – 除了泰米尔语(官方语言),受到福建话影响的峇峇泰米尔语和马拉雅拉姆语等印度方言也在一些社区中流行。

尽管这些方言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新加坡教育和媒体中推广英语和普通话的政策,许多方言如今正逐渐消失。

方言正在消失吗?

方言正在消失,新加坡也不例外。根据2020年新加坡人口普查,只有7.8%的华人家庭表示在家里使用方言作为主要语言,相比2000年的18.2%有了大幅下降。这样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语言政策的推动,优先推广英语和普通话,导致方言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保持相关性。随着越来越少的新加坡年轻人讲福建话、潮州话或广东话,方言正在从公共空间、传统媒体乃至家庭对话中消失。随着全球化、数字通信和语言同质化的兴起,保护文化遗产语言、语言多样性和文化身份的紧迫性变得空前重要。对你的小贩中心阿姨们好一点!

为什么保护方言很重要?

保护方言对于维护文化认同、遗产和代际联系至关重要。这些语言承载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口述传统和历史背景,而像普通话或英语这样的标准语言往往无法完全捕捉到这些。对于新加坡这个方言正在快速消失的地方,失去方言意味着失去了国家多语言多样性和丰富的移民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研究表明,双语或多语个体通常具有更强的认知灵活性,这意味着保持方言的活力不仅仅关乎文化——它还能提高大脑功能和沟通能力。随着对文化遗产语言保护的兴趣增长,保护方言能够确保未来的几代人依然能接触到他们的根源,理解传统习俗,并保持家庭纽带的牢固。

新加坡方言保护的举措

  • 讲华语运动 – 虽然该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推广普通话,但它也通过提高对文化遗产的认知,鼓励老一代将方言传承下去,进一步推动方言保护。
  • 学校方言教育 – 一些学校已开始将方言课程或文化遗产项目纳入课程,以教导年轻一代了解方言以及它们在多元文化新加坡中的重要性。
  • 媒体与娱乐 – 本地电视节目和广播电台,例如Mediacorp的《咖啡谈》,通过方言内容来帮助方言在媒体中复兴,使年轻观众更易接触,推动语言多样性。
  • 公众意识运动 – 诸如新加坡福建会馆等组织,已通过工作坊、活动和在线内容发起宣传活动,培养公众对新加坡语言遗产的重新认识和欣赏。
  • 社区和文化活动 – 如华族文化中心等文化机构举办展览和活动,突出方言在新加坡发展中的历史和重要性,鼓励参观者和参与者使用方言。
  • 语言应用与资源 – 数字化举措,包括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和在线平台,正在开发中,通过互动式学习体验为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提供学习方言的机会,令方言教育变得更加普及。

在新加坡还能在哪里学习方言?

  • 新加坡福建会馆 – 提供方言课程和文化项目,旨在传承和教授福建话及其他中文方言。
  • 华族文化中心 – 举办关于方言的工作坊和活动,通过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提供学习方言的机会。
  • 社区中心 – 新加坡各地的社区中心提供方言课程,特别是为希望将语言技能传给后代的老一代人。
  • 方言俱乐部与协会 – 组织如潮州会馆提供教育资源和社区驱动的方言学习项目。
  • 在线平台 – 如DialectHub等网站和应用程序提供互动课程和资源,帮助学习者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方言。

我预计方言会在一代人内消失,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