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新加坡:相同的食物,不同的味道

香港與新加坡:相同的食物,不同的味道

當我第一次抵達新加坡時,我記得在一家小販中心點了一份叉燒飯,認為它應該會像我在香港品嘗過的那道令人心馳神往的美食一樣。然而,在我端上桌的一碟食物後,我發現這道菜竟然出奇不意地與我所期待的大相逕庭。叉燒片變薄,而不是厚切的,醬汁太多,而且太甜,質地也過於黏稠。實際上,舊金山的一家叉燒飯比起香港的更接近。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香港中式美食與新加坡中式美食之間的一些標誌性區別。為了最佳比較,我們將以香港的茶餐廳/美心和新加坡的小販中心/咖啡店為例,以最接近一般人日常飲食習慣的方式進行比較。當然,在兩國的高端正宗餐廳,食物項目會更相似,但這不是我們今天關注的重點。如果你錯過了我之前關於新加坡最好的點心的[文章])https://fromhktosg.github.io/zh/dimsum/),也可以查看一下。

香港與新加坡中式美食背後的歷史

中國美食以其豐富的風味、多樣的食材和經過幾個世紀演變的烹飪傳統而聞名於世。中國烹飪卓越的代表地區有香港和新加坡。這兩個地區擁有獨特的、充滿活力的中式美食文化,反映了它們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地理背景。 中國移民在早期殖民時期開始定居香港,帶來了他們的烹飪傳統。香港的美食受到廣東烹飪傳統的深刻影響,以其精湛的烹飪技巧、細緻的風味和對新鮮食材的強調而聞名。它以精緻的烹飪技巧脫穎而出,保持食材的自然味道和質地。這種美食展示了各種食材,包括海鮮、禽類和異國美味,創造出風味和質地的和諧平衡。淡淡的調味料,如醬油和發酵食材,增強了自然風味,而不是壓倒一切。簡直是絕妙。 中國美食透過一系列的歷史因素、移民和文化交流進入了新加坡。來自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各個地區的中國移民在定居新加坡時帶來了他們的烹飪傳統。此外,新加坡也發展出了自己的中式美食,融合了馬來、印度和峇峇娘惹文化的影響。因此,這種美食在菜肴中融入了更多的香草、香料和醬汁。

讓我們從這兩種美食背後的調味開始

兩年前,當我的父母訪問新加坡時,他們評論說,“新加坡的中國美食就像25年前的香港中國美食。更油膩、更咸、更濃重、更大膽,更香。”基本上,更美味。從小販中心我注意到的一些事情,可能會讓香港的遊客或外籍人士感到驚訝 - 墨西哥辣椒 - 每個人都要求墨西哥辣椒。這些是醃製和切片的綠色辣椒,非常適合搭配任何麵食或米飯。我喜歡新加坡的醃製墨西哥辣椒,因為它們為您的餐點增添了一股風味。 辣椒 - 每個人都要求辣椒。我們所說的辣椒是一種類似於豆瓣醬但不含發酵豆瓣的調味料。可以想象一下老乾媽但不那麼脆口的味道。新加坡人熱愛辛辣味,辣椒為菜餚增添了額外的層次。公平地說,這也是您在香港茶餐廳找到的東西。 醬汁 - 又名更多的醬汁。如果您吃海南咖喱飯,這可以是咖哩,或者是米粉食物上的更多勾芡(主要是通過澱粉加厚的雞湯)。當地人喜歡醬汁,通常要求將他們的菜餚淋上醬汁。這不是最精緻的方式,但人們都喜歡多一些醬汁。相比於食物被醬汁淹沒,我更喜歡適量的醬汁。 醬油 - 在醬油罐或小袋子裡看到醬油是不罕見的,袋子裡還有切碎的紅辣椒。無論是湯麵還是米飯,人們都希望將醬油加入他們的菜餚中。這對你的鈉攝入量來說並不好,但要記住,新加坡人熱愛濃烈的風味。

相同而不同的美食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那些名稱相同但風味迴異的美食。

蘿蔔糕(Carrot Cake) 對於香港人來說,我們熟悉的蘿蔔糕通常是在傳統點心館享用的長方形塊狀蘿蔔糕。新加坡的蘿蔔糕卻截然不同。新加坡的蘿蔔糕,或稱菜頭粿(chai tow kway),在製作方法和風味上都與香港的蘿蔔糕不同。新加坡的蘿蔔糕是經過翻炒製作的,使用蘿蔔糕切成方塊,質地柔軟,稍微帶有脆口的口感。它使用多種調味醬料,包括醬油和蠔油,通常會加入辣椒醬調味。另一方面,香港的蘿蔔糕是蒸製、切片,然後煎炸,質地堅實,味道則帶有微甜和微鹹的滋味。這兩種版本展現出不同的烹飪方法和風味特點,突顯了中國美食中的多樣性。

叉燒(Barbeque Pork) 讓我明確一點。新加坡有一些極為美味的叉燒。我之前曾提到過江南春的傳統叉燒,而福勤則是我喜愛的現代化叉燒之一。儘管如此,如果您造訪一家普通的小食攤,例如雲吞叉燒麵攤,您會發現從食材選擇和烹飪技巧方面,所獲得的叉燒與香港的叉燒存在著不同之處。

  • 薄片對厚片
  • 瘦肉對肥肉
  • 人工染色紅
  • 沒有蜜糖醬
  • 飯上淋滿了醬油

總而言之,新加坡版的叉燒更簡約,因經營壓力較大,但同樣美味。如果您來自香港,您會發現與香港的燒臘店有所不同。同樣適用於燒肉,更細而瘦。

炒飯 如果要更具體一點,讓我們來比較一下揚州炒飯。揚州炒飯是一道美味的中國菜,配料包括叉燒、蝦、雞蛋、胡蘿蔔、青豆和蔥。這些食材與醬油、蠔油和調味料一起翻炒。至少在香港,這是我們熟悉的方式。但在新加坡,許多核心食材都被簡化了。這是為了保持價格更便宜的新加坡的利潤。通常,您只會剩下一些小塊的叉燒、蔥和蛋。這並不是對這道菜的批評,只是一個有關差異的提醒。儘管如此,炒勺氣味仍然存在,味道也很好。

新加坡的粥,通常被稱為"bubur",質地濃稠,配料多樣。它通常使用長粒米和各種肉類,如雞肉、豬肉或海鮮來烹製。新加坡風格的粥加入了各種香草、香料和調味料,如薑、大蒜、炸蔥和醬油,以增強風味。其結果是一種風味豐富且營養豐富的粥,通常配有額外的配料,如皮蛋、切碎的青蔥和脆皮油條(油條)。相比之下,香港的粥,也稱為"jook",往往質地更加滑順。傳統上使用短粒米製作,因此質地較軟。香港風格的粥在配料方面通常較簡單,通常只包括一些關鍵成分,如瘦肉或魚。重點在於主要食材的細膩和微妙風味,使大米和肉類的天然味道更加突出。 這些基本菜餚如何在不同地方加入了本地特色,讓我感到非常著迷。它們都非常美味。

用餐小貼士

在幾次拜訪小販中心之後,我注意到一些用餐小貼士。 餐水/茶水不是免費的:在茶餐廳通常是免費的,但在新加坡的咖啡店/小販中心不是。 您需要自己拿食物盤:這樣可以節省勞動力成本,特別是在社區餐館。 份量靈活:您可以選擇您的餐點份量。小碗飯?4元。中碗飯?4.5元。大碗飯?5元。 飲料裝在塑料袋中:喝咖啡?可以裝在塑料袋中。顯然,這是專為飲料設計的塑料袋,您只需插一根吸管進去,但這絕對是老派的方式。 濕紙巾/紙巾:請自備。如果您在咖啡店用餐,他們提供濕紙巾,那麼很可能需要額外付費。

希望本帖子展示了香港和新加坡之間基本食品和用餐經驗之間的微妙差異。您還注意到了哪些不同之處嗎?請在評論中分享您的想法。立即訂閱以查看更多。